查看原文
其他

体验报告 | 知美术馆背靠的山,有多仙?

知美术馆 2021-09-26



趣知新津

深度体验报告

知美术馆位于成都南部的新津,这里有着打磨千年的文化底蕴:神秘的史前遗迹、老君山与道家思想、观音寺壁画中的佛教艺术、修觉山的文人墨客。值闭馆期间,我们开始了一直想进行的在地历史文脉探究,深入挖掘古蜀新津之地充满东方智慧与生活乐趣的前世今生。


体验新津鱼儿的新鲜肥美,解馋小吃的古早韵味,老派生活的安逸浪漫后,逐渐开启新津历史文脉的时间胶囊。



上期回顾
体验报告 | 打开时间胶囊,探秘史前新津


行走在山水之间,素材来源:老君山萧理彧道长



01

 指路“仙源”

总认为君山路是一条颇具“仙气”的路。
日常于山脚的美术馆办公,止步于此无暇向前,也就落得常在老君山,却从未游过老君山的尴尬境地。今日终于有机会探访常谈及的神秘。

清晨,虫鸣鸟叫相伴,一路上行,绿意掩映,很快便来到山门。红柱碧瓦,素净不华奢。正当中匾额上“老君山”三字,格外平和。而这份平和,或许也因为老君山不似青城山、武当山等道教圣山名声大噪,免于夸张的整新修葺,得以有今日的拙朴。


老君山山门,图源网络


清朗天色中已有行人三三两两地走着,或舒展锻炼,或高歌练嗓,或挑一处树荫凉亭稍作小憩……自然之间,好不惬意畅快。路旁时不时显现手写路牌“樱桃已熟,欢迎品尝”,又或是隐藏在绿色小道尽头的小牌指路“桃花园”,生活气息中还游走一丝通往仙境的意味。


上山路上的行人,摄影:卡罗尔




  02       

 云烟符箓 

再往上走,缓坡变成了窄而蜿蜒的阶梯。突然一尊巨大的石碑出现,颇具气势的石碑重重地压在石质赑屃之上,一面刻着“稠粳治”,一面刻着“道法自然”。


赑屃(bìxì),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,又名霸下。形似龟,但牙齿和背部甲片与龟类不同。


远古传说中,赑屃常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,后来被大禹治服,开始推山挖沟,为治水作出了贡献。大禹担心赑屃还到处撒野,便搬来刻有赑屃功绩的石碑,叫它驮着。此后,赑屃就长年累月地托着石碑,移不开步。

小知识


“稠粳治”,源于仙草。因传有仙草“稠粳”生长,老君山最早其实就叫“稠粳山”。东汉时期,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也以此为名,在此创建道教二十四治中的“稠粳治”。

君山也被称为“天社山”——天在上,社为地,由此而来。但“天社山”是一个山系,还包括新津本地的修觉山、宝资山等。而山中最著名的,当属周朝时老子周游列国,最后归隐于此的传说,因而也就有了大家更习惯说的“老君山”,山上的道观也被称为“老子庙”。


老君山上可见“稠粳”元素,摄影:卡罗尔

石碑外侧有一圈围栏,上面刻着云篆书写的“道”。来之前做的功课此时派上了用场——“云篆”是在篆体汉字基础上创造来而来的文字,为道教独属,似云朵悠悠,又似香烟袅袅,像字,又不像字,似曾相识,又晦涩难辨。冥冥中感觉,“道”与书法之间有着特别的关联。


云篆书写的“道”,摄影:Kasey




03

 解锁“道服化” 

终于走尽陡峭阶梯,见到今日带我们参观的道长。只见他发髻高高束起,身上重重叠叠穿了好几层布衣,蓝色马甲、长袍“混搭”,脚踏红色布履。虽不多装饰,但走起路来别显飘逸灵动,是“道骨仙风”的真实写照了。

尽管因登高气喘吁吁,但爱美的女生立马被“道服化”引起了注意,更没想到这好奇心竟成了我们今日解锁老君山的第一把“钥匙”。

老君山道士,摄影:卡罗尔

在道长的介绍下,我们才知道他今日身着的道袍并非我们描述的“蓝色”,而是“天青色”。“天青色”不光等烟雨,还与“五行之说”联系紧密——东方属木,有生长、升发的特性,木属青,便是道服天青色的由来;南方属火,有炎热、向上的特性,火属赤,也就是赤色布鞋的由来;西方属金,有肃杀、萧瑟的特性,金属白;北方属水,有湿寒、浸润的特性,水属玄,是一种近乎于黑的颜色;中央为土,有承载、受纳的特性,土属黄,是帝王所用的尊贵之色。

方位上东南西北中各有特性,与五行元素对应,并且有特属的颜色,再落到道服实物上,环环连接紧密。

清早期刺绣道教袶衣,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

不同时间和场合都有不同的穿着要求。道长今日不行法事,则身着天青色道袍;沿着发际系上的“巾”,也是道服“标配”,更显正式。而最高级的紫色只有位级较高的长者或者住持能穿;若是遇上重要节事活动,长者或许会身着黄色长袍,长袖齐地,纹样精美至极。可惜今日我们无缘亲眼看到。

听完道长的娓娓讲述,不由得感叹“高颜值”背后的博大精深。也难怪近来大火的范仲淹宰相也是道服“迷弟”,还特别撰写了文章《道服赞》:“道家者流,衣裳楚楚。君子服之,逍遥是与……”只字片语,便描绘出身着道服者的不凡气宇。


《道服赞》局部

该作为范仲淹唯一的传世墨迹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


宋朝崇道,野逸避世的思想流行,道袍深受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喜爱,而官家也不例外——擅长书画诗文的宋徽宗赵佶,自称“教主道君皇帝”,更时常身着宽松随意的道袍。作为《听琴图》的主人公的他,身着黑色道服,脚踏玄履,在松竹间雅集抚琴,自在风雅。


《听琴图》,绢本设色,147.2×51.3 cm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


道家与色彩的联系,不只在于五行之色,也在于对朴拙的推崇——不喜缤纷富丽,尚见素抱朴。庄子曾提到“五色乱目,使目不明”。虚渺的中国山水画与静默的道家思想的十分切合——水墨交合,生成多层次的变化,回归自然万物的同时,也呈现朴素恬淡的意境。

即便是年轻的新媒体艺术家,意欲营造烟波渺渺的山水意韵时,也选用墨色。宋代范宽的名画《溪山行旅图》,山林幽静,溪水奔流,内蕴无垠的自然大地叫人类威慑屈膝。当代艺术家杨泳梁用前卫手法将其重新演绎,往画面中加入关于建筑群落的幻想。墨色中,是迅猛的城市化背后的变异山水,历史与当代碰撞,意外融洽。

《人造仙境 II - 溪山行旅图》,杨泳梁,摄影,150×300 cm
图源网络




04

 道与万物 

穿过重叠的庙宇,有一崖洞,洞口狭窄,题为“名山灵洞”,据传此处是老子李聃隐修之处。进入狭小的洞穴,内供有老子相,道长更道出这尊相背后的惊人玄机:有一长七百余里的暗道,能北连青城,南通峨眉。


“灵洞”入口,摄影:卡罗尔


道长讲得云淡风轻,而我们则在惊讶之余浮想联翩,愈发觉得此处幽深神秘,有强大的气脉从狭窄不起眼的洞口延展而出。就连洞前“有仙皆人境”的题字,都觉得特有所指。

虽然遗憾秘密通道无迹可寻,但好在崖洞一旁还有一座假山。布满青苔的红砂石山路,窄而崎岖,我们笑称只能容下一人通过的岩洞像是“一线天”。老子庙就像是《西游记》中的天庭花园,处处都藏着乐趣。


老君山“一线天”,摄影:卡罗尔

穿过假山,继续攀着陡峭的石梯上行,望见一座精巧的玄色亭阁,这便是八卦亭。道长介绍说,八卦亭所在曾是老君山最高处,千百年前,人们就在这里燃烧火把,借助燃烧产生的烟气,站在地上的人便能与天空沟通。
听到此处,思绪又忍不住蔓延——古蜀尚巫,那时的人们极为崇拜天上的太阳。距今4500多年的宝墩古城遗址就静卧老君山山麓,那宝墩古人是否亦对此山有所耳闻?他们是否也会走上天社山顶,生一堆火把,与天对话?谜团重重,不得其解。


老子庙中的香炉,摄影:卡罗尔


眼前的八卦亭,就像是一个被放大的八音盒,精致依旧。曾作为藏书阁,于民国时期被烧毁,后重建修葺,才有了今日的灵美。亭子的八扇门全都可以打开,想象来自八面的清风在此汇聚,一定能形成别样的气场。


八卦亭,摄影:卡罗尔


印象中的八卦图,都是太极八卦图,一阴一阳,气韵万千。但八卦亭前的八卦图,虽然外圈的八卦都在,可正中央徒有一团浑圆,并不见一黑一白的阴阳对比。深感疑惑,赶忙求教道长。


八卦亭前的八卦图,摄影:卡罗尔

道长解释说,这圆象征的其实就是混沌时期,是“道”,是“无极”,是万物的起源;无极生太极,便分出阴阳;而阴阳互补亦相对,相互矛盾冲突产生第三者,进而生成万物。老子曾在《道德经》中写到: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反者道之动”,意为任何东西都有相反的地方,即“阴阳”相对。阴阳相对但又互补,引人联想到中国书法的形容词——疏密、缓急、湿枯、轻重,都是由字义相反的汉字组成,就连专门形容颜真卿书法的“蚕头燕尾”,也是圆融和尖锐的对比。

《千福寺多宝塔碑》,颜真卿,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院


“弱者道之用”则是说“道”的作用是柔弱且微妙的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常以无涓滴邪念的“婴儿”和澄净润泽“水”做比喻解释“道”。例如“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”;又或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。

或许正因蕴含无穷原力,才安柔灵动。魏立刚的作品《宇宙洪荒》,题目气势磅礴,然而画中仅巨环两轮,松弛咬合间,洪荒之力喷涌不息。作品悬于一、二层之间,承接“一字系列”的上升,亦递进开启更广阔灿烂的探索,也是对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的体现。

体现“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的《万物》展空间
图源知美术馆



05

 神秘数字 

道家只用最简单的数字,便将庞杂的世间万象概括清楚;老子庙里,仅一条中轴线,便将各个殿堂秩序井然地划分开来。但稀罕的是,中轴线上还有一处“七真殿”,加筑在主殿的屋檐下,背后还藏有一桩奇事。
民国时期重筑老子庙,修整三清殿时,忽有七只白鹤凌空而来,在古柏枝头栖歇整晚,直至黎明才离开,传为“七真朝太上”。因此在中轴线上,背倚三清殿,贴着屋檐加筑了“七真殿”,塑有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“全真七子”跨鹤像,并将白鹤飞来方向的客堂命名为“来鹤轩”。


七真殿与来鹤轩,摄影:SUNRULAN


山形起伏,老子庙各个主要庙宇有陡峭的石梯相连,且石梯的级数也都有特殊的数字象征——连接灵祖楼和混元殿的长梯共六十四级,象征六十四卦;连接混元殿和最高处的八卦亭的石梯有三十六级,象征道教三十六重天——在此,神秘的数字使天、地、人和谐一体。

三十六级陡峭阶梯,两边还有十二生肖像,摄影:卡罗尔


不止如此,在老子庙里穿梭,还有各种神秘数字不绝于耳——蕴意正月十五上元节、七月十五中元节、十月十五下元节三节的“三元殿”;蕴意道教三位至高尊神的“三清殿”,供有三目、四首、八臂斗姥殿,还有四向、八卦、紫白九星、六十甲子……

似乎每到一处,道长的介绍话述中都会有新的数字蹦出来,听得越多,脑子里的问号也越来越多。庙宇重叠中,仿佛每一处都浸润有无形的“道”,充斥着各种数字奇缘,难以深究,却又令人心生惊叹。


老君山斗姥殿,摄影:卡罗尔

斗姥,斗姆元君,又作“斗母元君”或“中天梵气斗母元君”。道教当中,以三清为尊,其下便是玉皇大帝与斗姆元君。


“斗”指北斗众星,“姆”指母亲。相传斗姆元君共有九子,分别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、中天紫薇北极大帝与北斗七星天枢星、天璇星、天玑星、天权星,玉衡星、开阳星、瑶光星。由之,斗姆被尊为“众星之母”。

小知识




06

 生生不息 

走到斗姥殿背后的宽阔平地上,天正当晴,视野极其开阔,老君山背后的绿树、更远处的丘陵,都清清楚楚地出落。道长在一旁说到,若是连降几场暴雨,将天空洗净,站在八卦亭西南一侧的平台上,便能望见几百里开外的峨眉;若非晴天,往往能看见有云雾挂在山腰,便是“新津十二景”当中的“稠粳出云”。老君山本不高,海拔不过六百来米,但既有晴空,又能欣赏云雾迷蒙,止不住惊叹这山里有仙气。


山顶远眺,摄影:卡罗尔

再往回走,穿过来时走过的庙宇,有了与来时不一样的感受。大脑经过大量新信息的冲刷,观感早已不同。

一连走下几个近乎垂直的楼梯,驻足在功德碑旁的平台上休息,视野也极开阔。与斗姥殿看到的景致不同,这里面朝新津城区,能依稀望见宽阔迂回的岷江划开大地。若在平时,就坐在这里,泡一杯茶,清风拂面,眺望远处,该会有多惬意。

平台下方有一棵极为粗壮的大树,枝繁叶茂,上面还挂满了红色布条,想必承载了不少人的心事心愿。道长在一旁打趣道,这棵黄桷树,江湖人称“黄桷大仙”,植物中唯一敢称“仙”的就是它了好多人都会领着自家孩童来大树前系红绳,甚至干脆认这“黄桷大仙”作干爹,只求身体康健,盼快高长大。时至今日,不知这棵大树已经有了多少干儿子、干女儿。不过,生得如此茂盛,就算没有“大仙”、“干爹”的角色加持,它自身散发的强大生命力也能感染不少人吧。

艳阳天里总有很多人在黄桷树下喝茶

图源网络


又偶然发现一旁的花坛上有新生发的幼苗,脆嫩、挺立,在稠密的古树和重叠的瓦宇间别显迥异。春夏之交,当所有的生命力都卯足了劲肆意生发时,一株微弱而坚韧的生命也不例外,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,诠释着生生不息。


新发的幼苗,摄影:卡罗尔

正准备返程时,遇到一位男士,提着大包小包的瓜果零食,手捧一束鲜花,想必也不是前来野餐的。听到他与道长交谈才知,原来是去年曾到此求子,现在愿望成真,因此即便是疫情时期,也专程赶来还愿。
这一路上听道长的悉心讲解,自己似懂非懂地观察细节、用心体会道观里藏匿的秘密。不说醍醐灌顶,但着实被神秘的文化和氛围感染,也对这“道”中的深奥玄机略知了一二。或许我们还得像微弱坚韧的小幼苗,或者真而纯粹的婴儿那样,默默生长,努力去参透更多的“未知”。


编辑| Kasey            摄影| 卡罗尔 SUNRULAN Kasey 
校对| SUNRULAN    审核| 王从卉 






知美术馆位于中国成都新津老君山脚下,总建筑面积为2353平米。外形内敛、极具禅意,由国际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,运用流水、瓦片等元素,使建筑与自然有机相融,空灵寂静,动静相宜,尽显生生不息、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。美术馆VI系统由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设计,由美术馆外观瓦片的元素构成,形成富有变化的水波纹样。

知美术馆旨在当代艺术的国际化语境中,探讨东方美学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。与此同时,“知”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,从已知朝向未知,从眼前朝向无限。因而,知美术馆还将探索人自身的灵感与高科技的融合,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进行前沿的可能性探知。建立对艺术史的完整度和开放性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收藏及策展系统。
 “万物、见解、常新”是知美术馆的核心理念。
花样年·知美术馆知美术馆是经成都市民政局依法登记,并由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,股票代码1777.HK)资助的民办非企业。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